毕竟长子英年早逝,膝下只有一子,太后又爱如珍宝,打算亲自教养,想来是想培养一个明日之君。
另一派是保安王派,理由也是现成的,当前国家正是多事之秋,内忧外患不断,皇长子如此年幼,虽登上帝位却不能亲政,不是国家之福。
安王如今在大周已是如日方中,手握兵权,武官们自然是对其热烈拥戴,他若登基,随他征战四方的将领们自然是水涨船高。
而那些一向唧唧歪歪,自诩为国之栋梁的言官御使们在安王继位这个问题上,这一次倒是出乎意料地达成了一致,虽然安王是皇长子的亲叔叔,一旦皇长子继位,他便也成了臣子,功高盖主,或是臣强而君弱,绝不是朝廷之福,就像当时的诚王一样,决不可再重蹈覆辙。
如此一来,保安王派在人数上便占了绝对的上风,安王却岿然不动;一帮大臣们私下一商议,便认为他是在以退为进,毕竟他身为叔叔,若是答应下来,便等于是抢了侄子的皇位,自然不能马上答应,否则将来如何交代?
于是一帮大臣们轮番上书,以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为理由,实施“劝进”,一时间群情激昂,每日朝堂之上各位大臣口沫横飞,轮番陈述各种必须安王登基的理由,搞成了车轮战。
消息很快传到甄府,老祖宗和甄世弘兴奋地有点儿找不着北了,尤其是老祖宗,怎么也想不到,原本以为自己家出个安王妃就很了不起了,如今一看朝堂形势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呀!
若是皇长子柴英奇登基为新帝,那六姑娘顺理成章就成了大周朝最年轻的皇太后,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儿?!若是安王登基为帝,甄宝人就成了大周的皇后,甄世弘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国丈!!
不管是哪一种结果,甄府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,不过是意淫一番,老祖宗就犯了心疼病,主要是幸福来得太猛烈了,一时承受不住。
每日在老祖宗身边伺疾的甄宝人耳朵却遭了罪,与自己当皇后相比,她宁可支持六姑娘去当太后,她见不到安王,也得不到任何消息,心中忐忑不安,日子比在颍州围城时还难过。
要求上门探病的,邀请甄府姑娘过府做客的,都被老祖宗压下了,这一点她还没糊涂,在这个关键时刻,甄府只能置身事外,既然这份泼天的富贵注定是甄府的,她们只需坐等就好。
甄宝人趁机躲在府里,又难免整日胡思乱想,她既担心安王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,难题又回到自己身上;可又觉得安王会是一个好皇帝,站在国家的立场又觉得他应该答应才对,到最后,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。
实在没办法了,她给宫里的六姑娘送了帖子,想听听六姑娘的想法,结果小黄门带了一个口信儿,说是修华娘娘身子不适,改日再请姑娘进宫。
甄宝人一听,忍不住苦笑,得,那一位的想法大概和自己差不多,两人立场不同,至少六姑娘有了心结,认定自己和她有了利益冲突,在这个敏感时期,相见争如不见。
最后她想通了,反正自己什么也不能做,什么也决定不了,那么就像老祖宗说的那样,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来决定,或者说,交给安王来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