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在古代,行军打仗是一项非常庞大而且纷繁复杂的工程。不单单是军队的调动,还涉及到各种粮食辎重的配给和补充,各种器械的打造和运输等等。
可以说,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,根本没法组织起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。
而韩家军尚未抵达淮阳,伪齐和金国的联军已经做好准备,枕戈待旦。
这种情况,不是泄密是什么?
......
对于这次重大军情泄露的原因和过程,与韩家军为什么要定在二月出兵一样,在史料中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。
真是莫名其妙。
但是,假如把这件事情和秦桧联想起来,就能发现一丝端倪。
虽然秦桧已经被罢相,但是他还居住在江浙一代,距离临安府并不远;更重要的一点,秦桧虽然与吕颐浩反目,但却与当下的两个宰相---赵鼎和张浚还有着相当频密的联系。
也就是说,秦桧有可能通过张浚的渠道获知韩世忠的军情,甚至是通过张浚对韩世忠的出兵计划施加某些影响。
这当然只是单方面的猜测,但却能合理地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。
......
对于这次北伐首战的结果。《宋史?韩世忠传》中记载得很清晰:“至其城下,为贼所围,奋戈一跃,溃围而出。不遗一镞。”
是的,金国和伪齐的联军成功地把韩世忠的部队包围住了,而且士兵的数量远比韩家军要多得多。
只不过,数量不代表质量,在神勇的韩世忠面前,金齐联军就仿佛是纸糊的一般,轻易就被韩家军突围而出,连一支箭头都没有被联军捡获。
最为搞笑的是,在韩家军突围的过程中,前护军骁将呼延通一把掐住了一个金将的脖子拎过马来。出来后才知道这人叫牙合孛堇。
金国的孛堇相当于宋朝的太尉,是非常高级的一个武官。
韩世忠冲出埋伏圈之后,发觉敌军的人数虽多,但战斗力地下,实在是不堪一击。于是韩世忠又再下令全军返身杀了回去,把淮阳城外围的敌兵赶跑,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围攻淮阳。
唉,想不到所向无敌的金兵,如今已经沦落到被韩世忠鄙视的境地。
痛快!
......
淮阳是伪齐在东边最要紧的防守大闸,此关一破,伪齐将无险可守。
对于韩世忠表现出来的强势。刘豫慌了,连忙派自己的侄儿刘猊和完颜兀术合兵一处,赶去淮阳救援。
就这样,韩世忠在江北成孤军之势,被金、伪齐联军合围攻击。
虽然韩世忠并不害怕,虽然韩家军依旧在战场上所向无敌。但是。战争并不仅仅是双方武力的比拼,还包括了许多的内容,比如粮草。
韩家军的粮草在运输的途中被金兵接连劫掠了几次。
无奈之下,韩世忠便分别向北伐的总指挥张浚,以及驻扎地点离他最近的张俊提出了援助的请求。
韩世忠的要求很简单。他想借调张俊麾下的统制赵密及其所部,帮助韩家军押送粮草和其他物资。
这个赵密又是谁人,值得韩世忠如此的青睐?
翻开《宋史》一看,这个赵密也是颇有来头之人:
他是徽宗皇帝政和四年武科举出身,虽然不是金榜题名,但也曾经过朝廷的殿试,武功高强。
建炎元年,赵密随从张浚在任城讨敌遇伏兵,他处变不惊,率领战士奔突,亲手射毙敌多人,军队得以脱险。
建炎三年二月,当金兵攻陷扬州的时候,数万宋朝的官兵中,只有两员偏将在组织抵抗,一个叫安义,另外一个就是赵密。
安义守住了瓜州渡口,掩护了大批的官员过江;而赵密在运河的边上,指挥掩护了数万军民渡江逃生。
建炎四年,金兵突入浙东,形势危急。又是他殊死力战,在明州大败金军,因功晋武功大夫,升统制。
......
本来在这种情况下,张俊责无旁贷,应该向韩世忠伸出援助之手。
可韩世忠的求援信到了之后,张大将军一口就拒绝了。
张俊的想法是:“你老韩出的好主意。我军中能打的本来就没有几个,赵密走了,谁来帮我支撑场面?再说了,你前来借调赵密,分明是刘备借荆州,一去不回头。你顺手牵羊把我派去的军队收编了,到时我找谁要去?”
唉,真是狗改不了吃屎。
到了这种情况,张俊还只是看着自己的小本本,根本不理大局。
。
ps:
谢谢zhuxyhh01大大的打赏和绝代毒寇大大的评价票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