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> 三百一十九章:第二次北伐(中)

三百一十九章:第二次北伐(中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不过想想当时的环境,也难怪高宗皇帝会有这样的反应。

自从金兵南侵以来,宋军胜少负多。虽然踏入绍兴年间之后,情况大为改变,宋军对上金齐联军已经逐渐占有优势。

但如今岳家军在伪齐的腹地纵横驰骋、大杀四方、捷报频传,在南宋的历史上还从来未曾有过。

有时候人饿久了,就不敢相信自己能有吃饱的一天。

......

见皇帝有所怀疑,多位大臣提出辩解,包括了左丞相赵鼎和右丞相张浚。而他们的意见大同小异议,其中又以李纲的说法最为精辟。

李纲说道:“岳飞措置甚大。如今建此大功,绝对没有虚假之处。如今和太行山一带的山寨首领紧密联系,共同对付金国、伪齐。自从梁兴等众人归命以来,岳飞的意志就已十分坚决,着手北伐中原的事……”

李纲的奏告长篇大论,其实就两个意思:一是岳家军在战场上打得好;二是岳飞在河南有大量的盟军帮忙。

河南是岳飞的家乡,尤其是相州一带,他早就把间谍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。大的方面,太行山一带的义军早已结盟;小的细节上,征战区域内的关隘、渡口上的车夫舵手等人,食宿店铺里的杂役,都有岳家军的内应,云云。

赵鼎与张浚左右两位宰相虽然都是中兴名臣,都得到高宗皇帝的信任和重视,但这两位宰相的意见却经常不合。

赵鼎做事比较保守,以确保皇帝的安全为第一位,而张浚比较激进,总想着尽快北伐,甚至让皇帝贴近前线,以鼓励士气。

而这一次,赵鼎和张浚都异口同声挺岳飞,高宗皇帝疑虑全无,对这份本来就真实的捷报深信不疑。下旨对岳飞大加赞赏:

《复商、虢二州及伪镇汝军抚问诏》中记载道:“...有如卿者,抑又过之:长驱将入于三川,震响傍惊于五路。握兵之要,坐图累捷之功;夺人之心,已慑群凶之气。精忠若此,嘉叹不忘。故兹抚问,想宜各悉。”

这个时候的高宗皇帝,对岳飞是多么的推崇备至。

......

对于岳家军的步步进逼,刘豫决定“以其人之道,反治其身。”避开岳家军的主力,趁襄阳防务空虚,让外号“五大王”的刘复绕道何家寨,攻打唐州,截断岳家军的后路。

刘豫认为,自己这一次避实就虚,一定会让岳飞左支右绌,叫苦不迭。

可是,他做梦都没有想到,刘复才刚刚到达何家寨,就被岳家军踹了大营。

这次出来砸场子的是岳家军中踏白军的统制董先。

当初建炎二年,高宗皇帝南渡迁临安,向天下颁发诏书:“能抗拒金兵,保护寝陵者给予官职。”

伊阳人翟兴与弟弟翟进响应高宗皇帝的号召,在凤牛山揭杆起义,成为金人占领区中的最大的一支抗金的力量。

凤牛山的队伍越来越大,翟兴也被高宗皇帝封为孟州、汝州、唐州的镇抚使见河南知府,而董先就是翟兴手下最得力的将领。

后来翟兴被刘豫派人暗杀身死,而董先几经辗转,与襄阳镇抚使李横一道,被编在岳飞的帐下,屡立战功。

岳飞之前就已经料到刘豫会狗急跳墙、反咬一口,便事先安排最熟悉此处地形的董先调到唐州,在何家寨四十里外的地方依山结阵,等候敌人。

刘复的这一战输得非常冤屈。

才刚到何家寨的第一天,营寨才刚刚搭建起来,还有很多的事项没有安排好,当晚就遭到了董先的劫营。

虽然是敌众我寡,但岳家军将士人人奋勇、个个争先,把刘复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形,焚其营而尽得其粮。

这还不止,董先指挥部下一鼓作气,连夜攻破了平县,夺马千余匹,降士卒三千余。天明后,在北阳驻扎停歇。

在各种的史料当中,凡是涉及到岳家军的这段历史,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一点:岳家军每仗必赢,而且战后都要极尽所能地抢夺敌军的粮食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原因很简单,岳家军严重缺乏粮食。

当初岳飞在朝廷的催促之下,只带了十天的军粮就出发北上了。

虽然在卢氏县中缴获十五万石粮食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但岳家军有十万人马,而且岳家军中骑兵的比例非常高,是南宋各个集团军中之最,对粮草的需要就更大了。

可是,朝廷对于岳家军的粮草供应一直跟不上,逼得岳家军又多了一项任务---抢敌军的粮草以补给自己。

ps:

谢谢zhuxyhh01大大、0拈香一朵0大大、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