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龙溪河水向北流 > 134梅開二度

134梅開二度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-<  >-记住哦!

陆宝林一走,林木森便向蔡阿毛告辞。-<  >-/

工地上处处热火朝天,走到哪里也插不上手,象个“领导”似地转,林木森不习惯。林木森得知,整个工程是田树勋精心筹划的,从整休气势应不错了。当事者迷,旁观者清。锦上添花容易,说多了,还怕引起田树勋的误会。林木森的工作就是“农规、农改”,在他心里,“装饰”成一朵花,说到底,也只是个“农田规划、改造”的工程。

林木森说:“蔡支书,我挺好了!”

“转了三四圈,也好象没有什么地方要大改动了。”蔡阿毛猜出林木森的心思,青年人走进社会悟性很重要,来林木森比从前成熟多了。只是这种成熟,也使得他圆滑、世故,想想自己不也这样。蔡阿毛不由笑了笑,说,“架子搭起了,能作到忙而不乱就不错了。”

林木森说:“树勋把任务分到各责任人,职责分明,社员干劲高,应该没有什么问题!”

蔡阿毛沉思一下,说:“木森,‘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’许多事往往败在小事上。木森,钱北现在在南太湖上是空有一条麻石街。说起来地委领导英姑的家在龙溪,可工作忙,倒是刘书记跑城里时间多。想想还是在六五年,省里王书记主持治理太湖工作会议,英姑来龙溪调研路过钱北,在街上茶馆坐了不到半小时。我们大队还从没来过县领导。这次是地委陈书记、县革委马主任都来。万万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
林木森没有感到这种压力。拍板是公社,落实在大队,他只是一个配合者。到蔡支书如此忧心忡忡,他感到这种压力有感染,更急于离开了。

蔡阿毛叫住林木森,说:“哦,木森,你去青龙港桥那,回头去大队部,我已通知生产队长们三点开会。”

“动工啦?”林木森挺高兴;虽说青龙港桥出了些“故事”,建好了桥,受点委屈也值。

“快完工了!真难为你了。”蔡阿毛与林木森一样的心情,物质缺乏的年代里,作件需要计划物质的事,真是让人伤透脑筋。

见李忠良匆匆过来,蔡阿毛说:“忠良来了,准是让你去青龙港挢的。木森,我这里还有些事,就不陪你过去了。”

“我一直瞄着陆宝林;他一走,我就过来了。”李忠良一把攥着林木森的手腕,说,“走,木森,就等你了。”

李忠良的手劲很大,攥得林木森的手腕生疼。不知怎么,林木森想起七零年,也是这只手把他“攥”进大队部,送进了龙溪茧站……

青龙港桥堍前聚集了三十多人;桥堍是用块石垒的,水泥勾缝,桥面有三米多长,二米多宽。桥面的两边己搭好了水泥预制板。林木森一到,李士元等人就围了上来。

李士元很认真地说:“林主任,我代表钱北大队第三生产队全体社员感谢你!造桥修路是行善之举;我们浜里父老乡亲……”

“等一下,等一下。”林木森听出李士元的话里的文章太大,忙拦住他的话,很认真地说,“李队长,你们误会了!这件事不是我作的。你们应感谢蔡支书,还有李主任他们!”

“好了。木森,事情的真相大家心里都有数。”李忠良很真诚地说,“木森,不好意思的是,这件事又不能过于地宣扬。知道你要来,我们商量了一下,就这样,一会中间的桥板搭上,你第一个过桥。你也不要谦让;木森,蔡支书不过来,就是怕你有想法。总之,林木森这回对我们钱北三队作的贡献,我们三队,钱北大队都会记在心里,从心里感谢你!”

李忠良一声令下,李士元领头,八个年青小伙抬起最后一块预制水泥桥面,上桥,稳当放下;放好,撬平。一声吆喝,在鞭炮声和众人欢呼和掌声中,林木森拉着李忠良和李士元的手,走过了桥。大家让他说两句;因心里激动,林木森说话都结巴了。

“谢谢!谢谢浜里父老乡亲!我,我没作什么;你们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……愧不敢当。谢谢!”

青龙港桥的欢呼和掌声,一直激荡在林木森的心头。中国的老百姓最诚朴;他们只求世道太平,衣食不缺。我作的这些算得什么?仅仅是为他们“讨”得所应得的一点。**教导说,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;一刻也不脱离群众,-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。其实,作到这点很简单;只要把身边的事,把可以作到的事,办好、办妥就行了。唐太宗李世民都说,“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,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啖腹,腹饱而身毙。”想到青龙港桥的这些“故事”,林木森感慨了;唉――我只是参天大树上一叶,周身舞动顶多使系身的纤枝有些感觉而已。有风袭来,还得顺风,随同枝叶一齐摆动。好在树巍根壮,枝强叶茂;不然,叶柄折断,叶落归尘……

林木森又想到蔡支书忧心忡忡的神情,不由为“青港滩”与“千亩圩”的“南、北擂台赛”担心起来。“千亩圩”,单这名就给人一种气势,一种令人振奋、跃跃欲试的诱惑。“农规办”另二个副主任的态度明显偏向“千亩圩”,吃饭时挨着给赵庆生敬酒,一再表明他们在“千亩圩”工程上所作的工作。到陆宝林、蔡阿毛的表现,林木森这才明白,“南、北擂台赛”比的不仅仅是工程,而是关系到责任人个人的前程。

农村的基层干部属“牛”,任劳任怨地工作图得就是一个能“转干”的前程。这些年,许多工作都“冻结”了,茫然之中让人不知所往。去年月0日中央决定“调资”2%,无形给基层干部注了针兴奋剂。同时也使许多人明白了“身份”的重要性,“调资”是以在编干部为基数,以正式干部为基础的,“借调人员”只能望洋兴叹。近年来公社大院的“机构”越设越多,人也越来越多;表面上大家似乎都无所谓,反正都是舀公社的“非包工分”,按级别领“津贴”,内心里却感到委屈,窝着一团火。没进“大院”时想进“大院”,进了“大院”想扎根“大院”,扎根“大院”后又**能离开“大院”。林木森知道,封他副主任是为了使他能扎根“大院”。可扎根难!“农规办”就有三个副主任,有人借用动画片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插曲,编了首歌:“天上星星多又多,没有公社的主任多……”星星多了怎么样?就得发光,可众星灿烂,相互映辉,发的光也就是萤火虫的屁股,自亮自。难得地、县领导下来,天赐良机,表现突出,被领导发现,没准就“一登龍門,則聲誉十倍”了……

“你在想什么?叫了好几声都不理我!”沈梅英背着一筐白菜,气吁吁追了上来。毛汗津津的脸尤如娇艳桃花;她嘟着嘴,嗔道,“你作公社干部了,不起小老百姓……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