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便是要回来了哩?过不了三日两日,司马光便是要收到朝廷的旨意了。 ”
“回来了,这么快?”李二诧异,按照日期推算,这段日子司马光不大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谈判使命。
“嗯呐,朝廷要诏回司马光地……”
“慢着,朝廷召回司马光,兄弟是如何知道地?”刘十三不过是在管信所做个小小的闲职,如何能够晓得朝廷地大动向?
“嘿嘿,驸马兄弟真个是好说笑,朝廷给司马光的书函却是要在管信所备录的,那置宗归口之人便是老梁和我,如何能够不知?”
管信所便是管理朝廷与外邦的书信往来,备录在案,以供来日之用,便是各国国书往来,最终也是要归管信所的。
“呵呵,原来如此,”李二笑道:“想是朝廷嫌司马光过于沉稳,欲换人与辽人和谈的吧?”
“非是要换人。 朝廷地书信中已经说的明白,是准备和辽人开战的……”
“不会的吧?”李二可是纳闷了的,朝廷大事可是不是孩子过家家,也不是说战就战的。 前些时日还要和契丹人和谈,今日怎就要准备开战了的?
朝廷再是昏庸,也不会在重大决策上这么摇摆不定地。
李二哪里晓得,朝廷当中分为变法派和保守派。 变法派主张锐意进取克日见功,为大宋富强可以变更祖宗法度。 其代表人物便是王安石和神宗皇帝。 那司马光便是保守派的领袖了,神宗皇帝趁“李二事件”将司马光推下宰辅之位,重新启用王安石。
便是在对外政策上,两派地主张也是分歧极大:保守派主张沉稳发展,以大宋的物力财力不难弄个盛世局面,到时候银钱粮秣充足,若是战则可一战而下。 若是不战亦可屈人之兵;近年来大宋吏治愈发的糜烂,纵是在经济建设有些个成就也很快为朝廷自身所消耗,如今大宋面临千古未有的绝好时机,纵是不能一举灭亡契丹,也能够收回燕云之地,阻断契丹人南下的可能。 如此一来,神宗皇帝的武功便是超越了太祖皇帝的。
变法派则攻击吏治确是个法宝,大宋发展到了今天。 官僚系统已经大地夸张,光是这个系统自身的消耗便是惊人,若照这么发展下去,大宋迟早为自己臃肿的制度所拖垮。
改革吏治非是朝夕之功,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光不可能见到大的效果,神宗皇帝若是个沉稳扎实的也不会一再的要启用急功近利的新法。
如今大宋地外部局面还真的是好到了从未有过的地步:大宋所支持的女真人已经基本完成整合。 迅速壮大成为一股力量,不仅在契丹人背后周旋,甚至扛过了契丹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,并且一度在围剿中站到上风。
据说一万四千余女真蛮子兵已经牵制了契丹北院的大部分人马,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在仓促间集中南院人马,虽是在开始地时候占据了上风,如今却显lou了疲态。
当年进攻西夏时候需要先稳住辽国,如今想要和辽国动武,自然也要先和西夏搞好关系。
神宗皇帝共四次于西夏梁后商谈,商讨宋夏两“兄弟”共同对辽用兵之事。
任凭神宗皇帝把前景描绘的如何美好。 那西夏梁后也不是简单的人物。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,断然不会和辽人开战。
梁后甚至可以肯定大宋和大辽的一战必然是旷日持久。 完全不似神宗皇帝形容的这般“天君一至,雷霆一击,北地尽在掌握”若真是这般简单,大宋也不会一百多年来屡屡在北线碰壁了。
辽国真个是软柿子的么?
当然不是!
梁后在政治上那可是见过大风大浪的:宋辽两国之战若是旷日持久的争执不下,那便是好的,可以同时削弱双方。 若地两国意识到都不可能战胜对方。 很快就又会和谈,到那时候,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中间地西夏就算不成替罪羊也是出气筒!
所以梁后在对联宋征辽的问题上一直躲闪,最后竟然建议宋廷拜李二为帅。
李二本是大宋驸马,又是西夏地国姓爷,统领两国兵马自然是合情合理。 何况李二“精通战法”“神勇无匹”,自然是扫北大元帅的不二人选。
梁后劝说神宗皇帝拜李二为帅,自然不会是看李二是西夏的国姓爷爷,而是看中了李二手上的绝世大杀器。 只要李二手上的天雷地火一出,甚么北地铁骑,甚么辽国人马,俱是不在话下。
只有李二出马,梁后才会相信辽人必败,只有了这等必胜的把握,西夏才会出兵。
两国虽名为兄弟之邦,然看的还是利益,没有了利益也就不再是兄弟!这些个情况一半是刘十三通过管信所心录的书函所知晓,一半是西夏一品堂的老jian细老梁故意的通过刘十三之口转告李二的。
刘十三虽然很有些个小聪明,和老梁的老jian巨猾比起来,却是差的太多,看老梁很的“义气”的把这些个梁后的机密直言相告,感动的一塌糊涂,殊不知已经成了西夏人的传声筒。
李二和刘十三终究都不算是大人物,和当时那些大人物的老谋深算比将起来,差的远了。
“驸马兄弟这便是要做大元帅的,嘿嘿,甚么辽人雄壮?和兄弟你的神器比起来……我呸,根本就没的比。 ”刘十三得意的小脚趾头都翘的半天高:“兄弟这便是要再立军功的,到时候莫忘记拉上我同去,纵是少立战功也能多捞取些实惠的,嘿嘿……”
上回征战西夏,刘十三便捞取了许的好处,如今一闻得又要打仗,眼睛瞪的溜圆,完全便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。
李二却比刘十三多个心眼儿,虽说眼前的局面确是如此,却总是感觉有甚么地方不对头,至少这事情不会这么简单:“大元帅?嘿嘿,很好当的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