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浩文也跟着跪下了,不过听了皇上的话,心里这才松了口气。
皇上余怒未消,将御案拍的山响,提高了声音盯着下面的大臣们:“现如今安郡王世子生死未卜,全都是因为这一次的解围!世子和兵士将军在外面拼死拼活的给朕保江山,给朕杀敌!你们在干什么?你们这群人在皇宫里,在真的御书房暖阁里,安安稳稳的毫毛未伤,却在背地里上折子,捅刀子!”
这话就更严重了,大臣们有撑不住了,涨红了脸抬起头叫道:“皇上!臣的全都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!古有诤臣,谏臣,臣等就是我大明朝的诤臣,谏臣!安郡王世子解了京城的围困,功劳盖天!这个臣等全都心服口服!只是一事归一事,恩怨分明,赏罚分明!没有兵符就不能调动卫所的兵士,这是祖制!上百年了,还没有一个人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,能调动了卫所的兵马!但是现在安郡王世子却做到了,臣等不禁要问,安郡王世子到底是有什么神通?!这样的事情,到底是可以一笑置之不论的,还是真的很严重!”
杨浩文在地上跪着,简直气的浑身颤抖!猛地抬起头来看着皇上道:“皇上!安郡王世子为了调兵,在卫所不但是写了军令状,还写了保证书!不管是出了什么事情,一力承担!安郡王世子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难道不知道没有兵符调动兵马会被人猜忌?会被大臣弹劾?但是那样的情况,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京师被围,眼睁睁的看着匈奴人狂攻北京城?!皇上,如今安郡王世子生死不知,人都还没有回来,这些人却在迫不及待的论述安郡王世子的罪过!试问,如果这种情况下皇上真的把安郡王世子加了罪名,那浴血奋战的将军们,兵士们能不心寒?!我大明朝,难道就真的是非不分?!”
“杨大人!你怎么能这么说?!”
刚刚那个大臣梗着脖子大喝了一声,正要高声的跟杨浩文辩论一番,皇上已经厉声喝道:“好了!朕尚且知道,浴血奋战保卫京师的兵士们心不能伤,不顾自身奋勇杀敌的将军们的心不能寒!你们这些人的折子,全都给朕拿回去!”
说着将桌上的折子一下子就给大臣们扔到了地上!然后厉声道:“安郡王世子调兵增援京师,避免京城被匈奴骑兵袭扰,这是大功一件!此事已经定论,谁今后再敢违背事实,弹劾安郡王世子,朕绝不姑息!”
大臣们手忙脚乱的捡着地上的折子,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这会儿皇上也怒了,刚刚那个很能说的大臣也有点萎了,其他人就没有在敢多说,低了头捡起自己的折子,这才低声的答应:“是。”
皇上重重的哼了一声道:“你们全都下去!杨浩文留下。”
大臣们这才起身,陆续的往外走,往外走的时候,还个人都要看看杨浩文一眼,有些还眼珠子乱转着。
杨浩文把这些人真的是恨得咬牙切齿的!
等终于全都走了,暖阁中只剩下君臣二人的时候,皇上这才叫杨浩文起来,问道:“世子妃也去找了?为什么?”
杨浩文忙道:“姐姐担心姐夫,可能是觉着姐夫这么多天没回家,而且城已经开了也没有回来,怀疑是受了伤,姐姐找去看看……”
皇上这才恍然的点了点头,在屋里走来走去的,过了半晌才道:“跟着世子的侍卫,回来禀报的时候,说没有说郡主的事情?”
杨浩文其实已经想到了,皇上想要问问郡主在哪里,但是现如今郡主跑在外面,已经成了丑闻了,所以才要这样小心的几乎是偷着询问,不能叫太多人知道。
杨浩文便将上一次侍卫回来禀报的事情禀报了:“那天在城外武状元的婚事上,当时郡主抢了世子的马……”
皇上点点头道:“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,郡主……太任性了,伤了世子的爱马,还是没有原因的。”
杨浩文便点点头道:“世子追去,一起去的还有三个侍卫,后来两个侍卫回来,禀报说世子追上了郡主,要回来了马,然后就往回走,结果到了城门的时候,城门关了……匈奴骑兵就是当天奔袭到京城的,城门关了之后,外面的人向来全都知道,匈奴骑兵奔袭北京城的事情。后来侍卫禀报,世子去卫所调兵,然后带着兵马前后夹击匈奴人,并没有在提到青青郡主,想来……打仗的时候,郡主也是应该躲起来的。”
皇上听了皱了眉头道:“这么说,后来世子也应该是不知道郡主在什么地方了?”
杨浩文想了想点点头:“臣猜测应该是这样,毕竟,世子那时候肯定最着急的是调兵来解了京师的围困,其他的事情,真的就是……小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