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宫,咸阳城北部阶地上的王宫,历代秦王执政所在。
荆轲得令,一步步踏上阶梯,心中压力猛增,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此份重任之沉。秦舞阳心态失衡,荆轲不怪他。
那一年,长平之战,秦大将白起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。这使得七国均衡局面开了一个倾斜的端头。
白起撤军后,六国无不惶恐,联手反击,攻入函谷关,一度攻克咸阳。秦危局,秦昭襄王复请白起领兵收复失地。一向只打胜仗的白起,面对没把握的危局,果断拒绝出战。秦昭襄王大怒。农家的首领侠魁瞅准时机,召集门下六位堂主,伪造秦王符印诏书,以赐死白起之名使诈,在白起露出破绽时将其围杀。
秦失良将,却不失天机。恰在此时,六国突然发生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,粮道不稳,军心动摇,不得不撤军。其中赵国更是发生了特大级别的地震。原本失去了大批屯农兵的赵国,本就缺乏从事农活的男丁,这一下子,更是陷入了粮食严重短缺的境地。
十三岁的秦舞阳,便是为了争夺粮食而杀戮,凶名远扬,直至燕丹找到他。
秦舞阳的凶名不过是过去残酷现实的一个缩影,那时挺过来活着的人,谁也不愿去回忆过去。眼下大地这一震,竟牵起回忆,让本就倍感压力的秦舞阳,陷入了精神恍惚之中。
荆轲终于看到秦王的容颜了——好年轻!
荆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先前在驿馆受接待时,荆轲见过了扶苏公子,两者相比较:扶苏公子的脸,已有颅骨外扩现象,颇宽,那是二十岁步入三十岁的年龄征兆。而嬴政的脸嫩,菱角分明,英气迫人,简直和青春年少没啥区别。
这如何不让荆轲心惊?以此观之,嬴政能活多久?
墨家暗中也在调查苍龙七宿的事,种种传说与长生不老有关。难道说嬴政已经勘破了长生不老之密,练成了不灭之体?!那秦国岂非要诞生一位长生不死的王?!
原先,荆轲一直不明白,丽姬为何会看上一个三十几快四十老男人,而舍弃他这年轻人。
在此次行动之前,荆轲曾潜入王宫,见着了丽姬,问她愿不愿意同他离开。丽姬却告诉荆轲,她不想离开,再过那逃亡的颠沛流离的日子。
丽姬:“天明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,你给不了我们母子。”指着一旁的池塘,“就像这池子里的鱼,失去了水,如何能活?”“你还是离开吧!”
当时这话深深刺痛了荆轲的心。
之后秦王来到丽妃寝宫,荆轲不得不忍痛离开。末了,荆轲听到丽姬与秦王的谈话,话里行间,那份原本属于他的夫妻恩爱,却发生在别人身上。
荣华富贵真那么重要吗?王妃之位真让丽姬背离而去吗?
只闻秦王之音,不见其容貌。万分悲戚,情场满盘皆输下,荆轲不禁去寻找一个底线,一个自己认为的,或许还是有能胜过秦王的地方。
如今颜值一比拼,荆轲不禁心中发虚、悲凉。
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
怎一个惨字了得!再无可恋了,国恨家仇一齐报,荆轲打定主意,哪怕粉身碎骨,也要除去秦王。荆轲暗中观察,发现有机可乘——嬴政似乎魂不守舍,注意力并不集中!
荆轲暗呼天助我也。
荆轲心道:“丽姬你不是贪图荣华富贵、王妃之位吗!我非毁了这一切不可!”
荆轲生性洒脱,与之相处过的人,莫不从他身边感受到莫名的轻松。如今荆轲一脸肃然,只有亲近之人,方知荆轲内心中酝酿着怒火。
荆轲杀樊於期,除去嬴政心头一大块病,又献上了燕国最重要战略要地的地图,可谓立了不世之功。自商鞅变法起,秦朝庭向来重视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赏罚分明一直是秦吸引六国人才去投奔的本钱。
同样,按理说,立了大功的荆轲,能与秦王十步内畅谈对饮。一会还有献地图趁机接近的机会。
荆轲一环视周围,秦王身侧不远处,已设有他的席位。文武百官俱在堂下百步外候令,殿前武士也有几十步之遥。嬴政身边,仅仅有几位伺候的宫女,为首的一位在捣鼓香药,给香炉点上提神醒酒的药材,看上去,应是个宫中执掌医事的女官。
(宫中医女——夏无且,且:古代指小丁丁的意思,所以夏无且为女官,同理,楚将龙且一定是男的。)
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!
荆轲敏锐把握到了这点,机会太难得了,唯有一丝担心——会不会秦王极为强大,对护卫的需求度低,故而才疏于防范呢?
这担心不是没有。六大秦将,除蒙恬外其余五位,皆是武功盖世,实力堪比墨家巨子。能折服这五位将军的王者,岂会是易予之辈?可鲜有人见过嬴政动手,根本不知其底细。
若是如此,胜算恐怕并不大。
荆轲心中动摇了下,很快恢复了镇定。无论秦王多强,走到这一步,已无后路可退。只要一击即中,桓齮匕首划破嬴政的皮肤,煞气灌入其体,其不死也重伤!
嬴政忧心着阴阳家的变故,无心恰谈,只道快些结束章程、封赏完毕,好去调查阴阳家,于是催促荆轲道:“快把地图呈上来。”
樊於期的首级早有人查验,地图事关军机大事,无人复核,只能由秦王亲自过目。嬴政打算看完地图后,立刻拟定一个攻灭燕国的方案。军力预备方面:蒙恬刚刚率领黄金火骑兵攻灭代国,可趁胜东进;王贲余部在魏境内休整,灭楚时并未参与。如今王贲死了,其部属就让王翦带领,一同北上击燕。总之,嬴政打算看过地图后,再决定主攻方向。
嬴政心道:“尽量减少此战损失,好为攻灭齐国做准备,尽早完成华夏一统。”
荆轲心中亦大喜,喝酒向来是与知心朋友才干的事情,与所恨之人对饮,且是夺妻大恨,心中实在难过这道坎,能省去对饮的时间,太称心如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