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倒是离开啊。
说要离开美国又来一个考虑考虑,本人干脆呆在别墅里面不出来,你还真以为你的手段别人不知道?
在场的记者心底鄙视,做记者的,哪一个不是人精?他们从这件事情里面闻到了炒作的味道,不过是不是炒作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?
只要有新闻。就行了。
回去之后,记者将这段话添油加醋的组成了新闻。
“来自于华夏的天王李霖因为遭遇到《西西里报》记者的恶意污蔑,愤而将《西西里报》和它的记者告上法庭。目前已经法院传票已经到了《西西里报》的手里,后续如何,还请继续关注《洛杉矶娱乐八卦》。”——《洛杉矶娱乐八卦》。
“刚进军美国就遭遇记者的恶意污蔑,李霖经纪人称这是来自于美国传媒界的恶意,她认为美国对外来明星不应该有歧视。”——《纽约时报》。
“美丽的歌声,被指为阉伶歌手,李霖愤而反击。”——雅虎娱乐。
“李霖是谁?”
雅虎娱乐下。许多美国的观众看了新闻之后就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了。
李霖是谁?
他为什么被叫做阉伶歌手?又为什么会愤而反击?
“美声?他唱歌和美声一样?所以才被叫做阉伶歌手?”
在斯蒂尔的宣传下,许多美国观众都对李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正如斯蒂尔所想的那样。‘美声’这个词语给了很多歌迷以想象力,尤其是一些爱好音乐的歌迷,他们对美声也早有耳闻。
不过他们的美声和阉伶歌手的美声不一样。
尽管他们在着力模仿阉伶歌手的声音,但再怎么样。也无法达到阉伶歌手的高度,所以只闻其名不见其声。
现在突然听见一个歌声的声音和美声差不多,甚至被认为是阉伶歌手,立即就开始寻找他的歌曲了。
“他唱了什么歌?像美声一样?”
“好像是《歌剧2》!”
“《歌剧2》是什么?在哪里可以听见?”
“在娱乐天堂,不过它好像没有架设美国服务器,网络缓冲挺慢的,另外就是听歌要钱,但他没有开通美国银行充值。”
“该死,没开通美国银行充值我怎么看?信用卡可以吗?”
“银行充值都没开通。你说信用卡可以吗?”
“最讨厌这种事情了,求资源,反正是国外的资源。不怕不怕。”
“盗版是不好的习惯,来,我这里有华夏的银行卡,大家可以通过我这里来换成华夏币,然后购买《歌剧2》的资源。”
“你私自兑换啊,还说我们玩盗版。也就是半斤八两而已,不过我听说上面好像不管这种事情。来,给我一块钱。”
很快,《歌剧2》的资源就通过种种方式流通到美国的网络之上,许多听过《歌剧2》的全部都是一片赞叹声。
“太棒了,那段高音,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美声?我终于明白记者为什么会说李霖是阉伶歌手了,我在听了这首歌之后,也觉得李霖是阉伶歌手。”
“经典之作啊,我从没听过这样的震撼人心的作品,我决定从今天开始,我是李霖的粉丝了。”
“《歌剧2》完美,什么时候出专辑?出了我一定买一张。”
网络上,一片赞扬之声。
他们已经多久没有听见直击灵魂的声音了?李霖的那段高音,对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天籁之音,不知道多少美国人在瞬间就被这段歌声吸引,然后无限循环播放。
“《歌剧2》?”
美国著名的音乐人斯波克面对着电脑,电脑上播放的正是这段时间炒得很火的《歌剧2》,“前奏不怎么样。”
“虽然用了一些修饰,但依然感觉不怎么样,这样的音乐也能称得上美声?”
“嗯,不过从歌迷的反应来看,他们似乎很满意。”
“我在听听。”
歌迷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的,但音乐人就应该做歌迷喜欢的音乐,就像是电影一样,别人问你艺术重要还是票房重要。
百分之八十的导演会告诉你艺术重要。
但百分之八十的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都选择了追求票房。
为什么?因为你说票房重要,媒体就会说你铜臭味重,批评你,而你说艺术重要,人家就会夸你很有见地,很有社会责任感。
而他们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就不能追求艺术了。
为什么?
因为投资商是要赚钱的。
不赚钱谁愿意投资给你?只是票房失败了,艺术片就成了遮羞布,‘我导的是艺术,不是铜臭’、‘观众看不懂我的艺术、是他们欣赏水平低了’、‘我的电影只给艺术家看’之类的都是失败的遮羞布。(未完待续)